教学档案、支撑材料是学校自评自建工作的重要材料。
(一)教学档案的准备
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本材料,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证据”,包括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记录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学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定的整理,应保证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二)支撑材料的准备
支撑材料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是对参评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起到支撑作用的证据性材料。包括管理文件、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他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以学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可依据所支撑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提供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
(三)线上评估材料的准备与提交
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可通过线上审阅材料、线上访谈等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系统是为评估研发的专门工作平台,该平台把学校、专家和评估组织者三方有效联结。因此,参评学校须熟悉这个平台的功能,派专人专门负责这个平台的信息交流。线上评估开始前,学校上传《自评报告》;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学期课程表、学生名单;近两年毕业论文(设计)清单、试卷清单等。专业清单、开出课程清单、实习实训基地清单、实验室清单、校领导名单、管理人员名单、教师名单、部门设置清单、院系设置清单、《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材料无需学校提交,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从国家数据平台导出。
评估专家根据学校上传的材料确定线上评估计划,学校根据现有信息化条件予以安排。线上评估计划超越学校现有信息化条件的部分、涉及已申请免于评估考察专业的部分、触及涉密及学校认为不能上传资料的部分,学校可与评估专家协商解决或作出不子提供的说明。
(四)配合专家组做好入校考察材料准备
入校评估是线上评估的延续,专家组在线上评估产生的“问题清单”基础上入校开展精准考察。入校评估开始前,学校配合专家组制定入校评估方案,做好入校评估对接工作。入校期间,专家组主要以访谈座谈、考察走访为主进行问题查证,学校可根据专家组考察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已在评估系统提交的,不用重复提交。入校评估说明会专家意见交流会由学校主导,与专家组商议决定是否召开,专家组适需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入校评估结束后,学校配合做好经费决算、材料归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