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夯实本科教育基础,推动学校通识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发展,通识教育部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通过三轮递进式迎检准备工作,系统梳理建设成效、精准补齐发展短板,切实将评估要求转化为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首轮部署强根基,锚定方向明责任
通识教育部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在接到学校全面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检工作的通知后,立即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部署会,传达评估核心要求与学校工作部署。成立由部门领导牵头、各教研室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评建工作专班,明确“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落实”的工作原则。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材料梳理、师资队伍发展等核心指标,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各级责任,要求全体教师深刻认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评估准备与日常教学工作深度融合。
二、二轮检查补短板,精准发力提质效
通识教育部以教研室为单位,以学校的本科评估要求为标准,开展全覆盖式自查自纠,认真迎接两次学校教学评估专项检查。对近三年的课程大纲、课程教案、考核材料、教学反思、教研室集体备课及教学联系会、听课记录等材料进行多轮交叉审核,重点检查课程教案的撰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等关键环节。认真记录校内评审专家的整改问题清单和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到每门课程的具体授课人,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针对部分课程教案撰写不够详细、课程考核材料梳理不够全面等短板,通过集体研讨等方式优化完善,确保材料规范完整、教学环节扎实有序。
三、三轮模拟强演练,精益求精迎终评
立足以评促建、以评促强,开展多轮模拟评估演练。在上周的学校预评估检查中,专家通过资料查阅、教师访谈、集中座谈等形式,全方位模拟评估流程。针对外请专家在评估中提出的课程考核设计与课程目标达成度显现不够、通识课程开课数量与全校本科生总数的课生比偏低等问题,逐一细化,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迎检方案、完善支撑材料、提升师生迎检素养。同时,持续深化通识教育内涵建设,强化“医学+通识”融合特色,推动课程体系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精准对接,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通识教育部将以本次评估为契机,健全长效建设机制,持续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质量与育人实效,为培养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医学人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筑牢通识教育根基。
集体评课提升课程教学
本科教学专项工作检查反馈会